高考倒计时
0000
客服热线:河南 400-602-6787
新疆 0991-4656819
首页 > 院校大全 > 院校详情
天津大学 进入官网招生网站
创建时间1895 学校类型2 隶 属 于教育部
重点学科31 硕士点数178 招生电话022-27405486
院士人数31 学生人数2万~3万人 办学性质公办
博士点数126 所处城市天津市 学校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20,21,22,23,24,25
学校简介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享誉海内外。1951年经院系调整定名为天津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指定的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天津大学现已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较高,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大学。
  天津大学的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重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李瑞环、李岚清、贾庆林、习近平等都曾亲临学校视察。2000年天津大学成为国家在新世纪重点投资建设的若干所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之一。国家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地把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这无疑给了天津市和天津大学一个腾飞的机遇。
  “桃李满天下、英才遍神州”。天津大学建校114年以来,为祖国培养了18万余名高级人才,为我国近代工业体系的创立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革命先驱张太雷、经济学家马寅初、外交家王宠惠、王正廷、数学家秦汾、著名诗人徐志摩等无数先贤以及至今活跃在各个行业的风云人物,如“两弹一星”功臣吴自良、姚树人,香港实业家荣智健等均曾在这里秉烛夜读;著名法学家赵天麟、桥梁专家茅以升、机械学家刘仙洲、化工专家侯德榜、水利学家张含英、物理学家张国藩、教育家李曙森等知名学者也曾在此执鞭任教。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校友中有“两院”院士64位,大学校长50余位。建国以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级领导干部,数百名国家特大型企业负责人和总工程师。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天津大学校友在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成功“会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奥运项目总指挥崔恺,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设计主持人李兴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奥运项目副总指挥、“鸟巢”设计项目经理任庆英,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中方主创建筑师周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赵小钧等十余位领军人物均为我校毕业生。
  天津大学现占地面积218公顷,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拥有26座教学楼和两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200余万册。天津大学现有教职工4400余人,其中有两院院士11人,双聘院士1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7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1200余人,博士生导师346人。
  天津大学在百余年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管理、经济、文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综合发展的学科布局。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 25个天津市重点建设学科, 19个博士后流动站, 92个博士点, 151个硕士点, 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个国家研究推广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9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2个部委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中心 。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一批优势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某些研究方向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2008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天津大学进入前三名的一级学科有6个:化学工程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总数列工科全国第二;两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化学工程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总数列工科院校第二。学校现有国家教学团队总数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总数26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名;按照每个本科专业所占有的数量排位,则我校国家教学团队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国家级精品课程总数位列全国第4、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总数位列全国第5、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总数位列全国第5。天津大学在国内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现已拥有了MBA、MPA、EMBA、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等多种专业学位授予权。2008年4月1日,天津大学航空航天研究院正式成立。该研究院的成立,将发挥天津大学强势学科的交叉优势,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滨海新区大飞机、大火箭制造业的发展方面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并培养一大批适应我国“空天”事业发展的高端科技人才。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的成立也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遇。
  学校现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目前共有18个实体学院,51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2.6万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8600人。18个学院是:机械工程学院、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原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中视影视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此外,还设有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高等工程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也设在我校。
  在办学过程中,天津大学明确提出了“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双严”方针,树立了“学校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教学为先”的观念,不断加强本科生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建立和形成了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培养质量总体上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在1999年和2007年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学生多次在国内、国际各类大赛中获得大奖。天津大学的毕业生以其“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求实奋进、脚踏实地”的作风,以及卓越的工程专业技术素质一直为社会所称道,更是为用人单位所青睐,近年来一次性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校引入竞争机制,因材施教,实行优异生制、双学位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等制度与措施。在“独立办学,紧密合作”方针的指导下,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双方互认学分、互开选修课、互相修读双学位、互相推荐免试研究生,合办专业,共同培养本科生,为学生的学习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创造了更优越的条件。目前,我校共有60余项奖、助学金,其中包括世界著名的现代化企业如摩托罗拉公司、LG公司、三星公司、IBM公司、宝钢公司等设立的奖学金和王克昌、茅以升、荣智健等知名人士奖学金以及新生奖学金,获奖学生可达30%左右。同时,学校完善了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补(临时困难补助)、减免的助学体系,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证天津大学没有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新技术推广中心,3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基地。2001年到2006年,有1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1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199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科研经费实现了稳定和持续的增长,“十五”期间总量超过了17.55亿元。2007年,学校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12项,总经费超过了4000万元。2008年授权专利231项(其中发明211项)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天津大学科技园是我国首批2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通过了教育部、科技部的验收并正式授牌。
  天津大学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广泛,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科研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工作。同时,还与几十家跨国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学校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进修生1200余名。
  长期以来,天津大学多途径、多方法推进思想、政治、科技、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近年来,学校以素质教育统揽全局,以学生会、学生科协、北洋艺术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为依托,以精神文明建设节、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社团活动月等活动为载体,以大学生活动中心为主要阵地,以讲座、论坛、竞赛、征文、培训、周末音乐会等为形式,大力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尤其是作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单位”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天津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2000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天津大学向教育部上报的艺术教育工作总结上作了重要批示,天津大学的艺术教育成为全国“三大模式”之一,并因此成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天津大学是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校园绿树成荫,四大湖泊掩映其间,环境优雅;学校运动场馆齐全,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拥有甲级标准的游泳馆、体育馆、灯光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和两个标准规模的田径场运动场;有造型别致、设备先进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有学生会、艺术团、文学社、运动队、科技协会等各类学生社团179个,为学生尽情施展才华,发展兴趣,培养和锻炼各方面的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烹炒三鲜美,调和五味香。学校有大型现代化食堂五座,可以同时容纳三万人就餐,既有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的清真食堂,也有适合全国学生不同口味的风味餐厅。
  在新世纪,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描绘了美好的发展蓝图,提出力争在本世纪中叶把天津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 现在,全校师生正团结一致,继往开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为使学校进入全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前列,进而把天津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
  真诚欢迎国内外优秀学子报考天津大学,为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正期待着你的到来!
历史沿革

天津大学的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191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科系调整,北洋大学改为专办工科,法科移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在教育上试行大学区制,北洋大学改称“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不久大学区制废止,北洋大学暂称“国立北洋工学院”;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1946年10月22日北洋大学正式复校开学;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院系设置

机械工程学院、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求是学部、管理与经济学部、理学院、文法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仁爱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学科实力

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建筑学、光学工程、水利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流体力学、机械设计与理论、动力机械及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监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结构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技术经济与管理。

天津市重点学科:教育学、数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建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制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应用化学 信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力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工学、材料力学、制药工艺学、通信原理、化学工艺学、精细邮寄合成化学及工艺学、质量管理、金属工艺学、基础工业工程、光电图像处理、机密机械设计基础、电视原理、化工原理及实验、运筹学、电路基础、工程光学、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大气污染控制、计算机网络基础、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性能、理论力学、工程振动与测试、无机化学(工科)、弧焊电源及控制、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测控电路、化工分离过程、中国古建筑测绘、钢结构、生物医学光子学、合金固态相变、有机化学(工科)、光电子技术、化工技术、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水土建筑物、反应工程。

院校特色简介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专业属国家特色学科,也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拥有数台价值上千万元的现代化先进仪器设备和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实验室,设有现代化的“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专业特色方向是现代传质理论与分离工程(精馏、结晶、膜分离、吸附等)、生物信息学与生物化工、新型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绿色化学新工艺与产品工程、能源化工和环境化工、制药工程、材料化工、现代过程系统工程等。
建筑学
天津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国内国际上都可堪称是一流的水平,是国家一级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学科,是综合研究建筑、建筑群、室内外环境等方面的学科,它集造型艺术、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于一体,培养学生不仅能打造出科学的建筑,而且能打造出艺术的建筑。它是该学科目前全国仅有的3个重点学科之一。本专业的教学亮点是挑选部分高考成绩非常突出的学生,单独组成一个班进行为期一年的集中特别培训,一年以后这个班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自主选择任何专业。而且在高考中,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只要在该校入学以后勤奋刻苦,取得相应的好成绩,也可以在第一年结束后进行专业的调换。
重点学科
国家品牌
信息工程
首页|数据中心|资料下载|研究院简介|使用说明|常见问题Copyright © 2017-2020 河南生涯规划教育咨询研究院 豫ICP备2022006885